新闻资讯

News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 >  新闻资讯 > 公司新闻

天津可控硅的故障模式有哪些?
来源:   作者:天津双科电子  阅读:582次

可控硅的故障模式分类及原因

一、触发异常类故障


单相导通或触发不可靠‌


可控硅触发信号缺失或干扰导致单相导通,引发电机无法启动或产生制动效应,可能烧毁电机绕组和可控硅。

典型原因‌:触发电路设计缺陷、控制板故障或信号线接触不良。


误触发或漏触发‌


外部电磁干扰(如高频谐波)或控制信号不稳定,导致可控硅误触发或漏触发,影响系统稳定性。

二、过载与短路损坏类故障


过流烧毁‌


启动电流过大‌:参数设置不当(如限流阈值过低)或负载过重导致电流超过可控硅额定值,引发器件击穿。

短路故障‌:晶闸管本身短路或外部滤波板击穿,造成电流直接短路。


过压击穿‌


电网电压波动、操作过电压或RC吸收回路失效,导致瞬态电压超过可控硅耐压上限(如1200V器件承受1600V尖峰)。

三、热失效类故障


散热不良导致的过热‌


散热器积尘、导热硅脂老化或风扇故障,使器件温度超过175℃阈值,导致热击穿或性能劣化。

并联可控硅因批次参数差异引发电流分配不均,局部过热加速损坏。


反复过载积累性损伤‌


长时间接近额定电流运行或频繁启停,引发可控硅结温循环波动,导致芯片与基板焊接层疲劳断裂。

四、工艺与安装缺陷类故障


安装工艺问题‌


饼式可控硅安装时未均匀加压或散热器接触面粗糙度超标,导致接触电阻增大,局部过热损坏。


电气连接缺陷‌


端子压接不紧或铜线未浸锡处理,引发接触电阻升高,长期运行时烧毁电极。

五、外部系统关联故障


保护系统失效‌


快速熔断器选型不当(如额定电流未匹配可控硅的1.5倍)或RC吸收电路参数错误,无法有效抑制过压/过流。


电网质量问题‌


电压波动超±10%、频率偏移或三相不平衡,导致可控硅工作条件恶化。


通过针对性维护(如定期清理散热器、优化触发电路抗干扰能力)可降低可控硅故障率40%以上。

发布时间:2019-10-28  【打印此页】

保存图片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